寒夜讀書忘卻眠,錦衾香盡爐無煙;
美人含怒奪燈去,問郎知是幾更天。
清朝詩人袁枚(1716年-1797年)的《寒夜》,描述一個男子深夜讀書讀到忘我,妻子發怒把燈奪走的趣聞。生在歐洲的卡夫卡(Franz Kafka, 1883年-1924年),把這首詩抄在信上寄給他的情人,菲莉絲小姐。透過這首詩,卡夫卡預告了他的寫作生活及婚姻生活的衝突。
「給菲莉絲的情書(Letters to Felice)」一書,收集了卡夫卡寫給菲莉絲的信,信中包含了卡夫卡的愛情告白,也記錄了他的精神世界。在第一封信中,卡夫卡非常有禮貌地自我介紹,並說自己不奢求對方一定要回信。然而,幾次魚雁往返後,他常陷入「已讀不回」的焦慮中,開始要求菲莉絲每週六都必須寄給他一封信,他說,「如此一來,光陰的腳步才能走得更加平順更不緩慢,因為我這裡的時鐘只有當你信寄到時才會被敲響。」即使是遠距戀愛,菲莉絲一定能感受到自己對於卡夫卡是多麼重要,卡夫卡更進一步期許著「無論發生任何事,我們都應該保持鎮靜,不畏艱難地彼此相愛下去。」聽到這句話,任何少女都會被融化吧!不幸地,這段戀情以分手收場,分手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卡夫卡所堅持的寫作習慣。
為了寫作,卡夫卡能放棄一切。他告訴菲莉絲,「我的生命,基本上是對寫作的嘗試所構成,雖然大部份都不成功。但是若我不持續寫作,我將立刻平躺在地,被掃入垃圾堆中。」寫作,對他來說,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,他的另一段話同樣驗證了這點:「我們都擁有從屬於自己自地底世界逃脫出來的方式,我是透過寫作。那是我唯一還能保持前進的方式,而不是透過休息和睡眠。實際上,我是透過寫作來獲得心靈的寧靜,而非在寧靜中寫作。」為了讓心靈得以存活,他可以放棄睡眠,熬夜寫作,像中國詩人袁枚所寫的那個男子一樣,但這樣的習慣與婚姻生活相互抵觸,對此,卡夫卡在日記中分析了結婚的優劣,其中幾點如下。
- 我的確無法獨立面對來自生活的衝擊,面對我個人的生命要求,面對時間于年老的壓力,面對寫作欲望所帶來的不穩定壓力、失眠、瀕臨崩潰─我無法獨自承擔這一切。
- 我必須大量獨處。我的成就都是基於孤獨的努力。
- 我討厭任何與文學不相關的事,談話讓我覺得反感(即使與文學相關也一樣),拜訪朋友我也覺得無聊,我的親戚們的蜚短流長簡直讓我反感到骨子裡去了。
- 保持單身,或許有一天我可以擺脫我的工作。若是結婚,這一切將永遠不可能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