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-03-02

【滅頂與生還】閱讀心得:假如我是生在二戰的德國人


看完「滅頂與生還」,我不停地思考一個問題:假如我是生在二戰的德國人,是否會跟隨納粹喊著同樣的口號?還是選擇漠視?還是會勇敢地收容猶太人呢?

當時大部分的德國百姓,對於納粹也是抱持著半信半疑的態度。然而,原本中立的德國人受到群體的壓力,不敢站出來指正納粹的扭曲價值觀,更別說施予猶太人一絲憐憫的眼神。

這本書有太多值得思考的議題,尤其「灰色地帶」這個章節,讓我從歷史中體會人性的掙扎。在此,我想把這本書的一些文字記錄下來,假如下一個希特勒真的出現了,我希望透過這些文字來喚起自己的良知。

2015-02-28

【我們】閱讀心得:以禮待人


去年,一則新聞標題寫道:「印尼擬禁女工輸出,台灣外勞恐短缺」,這個消息引起部分家庭的緊張:怎麼辦,誰來照顧家中的阿公阿嬤)呢?勞動部說,不用擔心,還有菲律賓及其他國家的外勞呢!然而,如果台灣對待外勞的態度還是不變,哪個國家的外勞還願意來台灣受虐待呢?

顧玉玲在書中提到許多外勞在台工作的甘苦談,其中一則是關於菲律賓籍的幫傭,喬伊。喬伊以「長者看護」的名義來台工作,事實上,女主人時常使喚她做東做西:洗衣、煮飯、打掃家裡、打掃三個辦公室、接送女主人的三個女兒,晚上甚至要替女主人的三個女兒補習英文。體力透支是其次,真正令她痛苦的是精神上的虐待。舉例來說,小女兒一邊看書,一邊把廢紙往地上丟,再命令喬伊撿起來。如果喬伊不理,小女兒就會威脅:「那你走呀,回去菲律賓。」喬伊心想,我的家庭沒有一個人是這樣子的。小女孩不是一個極端的例子,長久以來,台灣僱主們口耳相傳:「不要對外勞太好,以免被她爬到你頭上。」對外勞壞一點,自己的利益才不會受損,大人這麼認為,小孩子當然有樣學樣。

讀到喬伊的遭遇,我想起我阿姨對我的教導。我阿姨家曾經請過一位菲律賓籍的女幫傭,她的名字叫「Emelda」,我們小孩子都必須叫她「aunty Emelda」,如果不小心直稱「Emelda」,我阿姨會立刻提醒我們重叫一次,以強調「aunty」一字。此外,小孩子尋求幫忙時,必須說「aunty Emelda, could you please…?」我的阿姨不怕被外勞爬到頭上,而是怕小孩子不懂什麼是「禮貌」。以禮待人,從對話做起,長大後,我還是持續練習著。

2015-02-25

【未生】韓劇心得:第3集、第4集

[1]  透過別人突出自己的遊戲

實習生們想成為正式員工,必須通過簡報發表的考核。簡報本身不難,難的是:如何跟隊友合作,又不被隊友比下去。所以,選隊友是非常重要的環節。總是落單的張克萊,意外變成人氣王。為了讓自己的表現更突出,所有實習生們搶著跟自信心不足的張格萊做搭擋。分組制度透露出一個殘酷的現象:職場上,人跟人的交往是建立在利益交換,每個人都想透過別人突出自己。最後,張格萊選擇了韓錫律作為他的搭擋。


韓錫律進公司後一直在工廠實習,兩人從未碰面,張格萊的選擇看似非常冒險,其實背後也是有心機的:韓錫律的工廠經驗,是張格萊所沒有的。同樣是利益交換,同樣是通過別人突出自己。


[2]    賣到心裡

考核第二關:「假設你要向你的搭擋銷售某個東西,你會銷售什麼?」


在第一關大敗的張格萊,在第二關中,不僅將辦公室的拖鞋賣給了韓錫律,還將拖鞋賣到了每個人的心裡。


關鍵在於,張格萊抓到了辦公室與工廠間的對立關係,或說,張格萊抓到了他與韓錫律不同之處,一個來自辦公室,一個來自工廠。透過一雙拖鞋,張格萊讓韓錫律知道,在辦公室也是會忙到腳下出汗的,跟工廠的忙碌是不分高下的。此外,他更進一步點出工廠和辦公室互相合作的重要性。說完後,全場一片安靜,從吳科長的表情來看,這雙拖鞋不僅「賣到腦袋」裡,而是「賣到心裡」。


[3]  在挫折中找希望的人

張白旗、安英怡、韓錫律及張格萊,四人最後順利錄取為正式員工。從不符合志願的部門分配結果來看,每個人都將面對重大的考驗,這樣的分配也驗證了專務說過的話:「我們公司要找的人,是能在挫折中找希望的人。」


因為有專務這樣的上司,不管菜鳥或老鳥,每個人都必須完成讓人想飆髒話的任務。對於這樣的公司,吳科長對著新進人員張格萊說:「這裡需要的就是堅持!堅持是無論如何都要完生的意思!你們現在都還只是未生。」


因為他們都是未生,所以必須面對一個又一個的考驗,必須學會在挫折中找希望。我想,這就是這部戲為何好看的原因吧!

2015-02-24

【未生】韓劇心得:第1集、第2集

韓劇「未生(미생)」是一部討論社會新鮮人如何在職場上生存的電視劇。工作兩年的我,好像也不新鮮了,但面對問題時,依然徬徨不安。「未生」細膩地刻劃出菜鳥或老鳥在職場上可能會有的各種感受,尤其是面對挫折時的態度。我想這裡分享一些有共鳴的情節(是觀後感嗎?好難定義……),希望自己能有更多勇氣面對未來的考驗。

另外,這是我第一次寫電視劇的觀後感,不足之處,或誤解之處,請多多包含。

[1]  未能如願的路

我先簡單介紹一下劇中的男主角,張格萊。他出生於清寒家庭,學生時期就過著半工半讀的生活:一邊準備圍棋學院考試,一邊在便利商店打工。然而,他父親的去世,像是壓死他的最後一根稻草,在心力交瘁的情況下,他未能如願通過圍棋學院考試。職業圍棋選手的那條路,就此終止。


即使難過,也只把難過的情緒壓在心裡,繼續兼職打工,能賺的錢盡量賺, 包括掃廁所。


[2]  賺錢的機會,也是精神上的考驗

當經濟壓力壓得他喘不過氣的時候,天上突然掉下一個禮物:他得到了One International公司當實習生的機會。事實上,進入這間國際貿易公司的必要條件是:明星大學畢業、會第二外語、具備職場經驗或社團經驗。上述條件,他一樣都沒有,只有高中畢業及一張圍棋證照。消息傳開後,到處都是針對張格萊的冷言冷語:「這裡哪有他可以站得住腳的地方。」對張格萊來說,這份工作,是賺錢的機會,也是精神上的考驗。


[3]  還是一個人

中午時間,實習生搭同一部電梯下樓,電梯明明還有空間,張格萊卻被拒於電梯門外。


他可以搭下一班電梯,或搭乘其他部電梯,然而,他選擇走樓梯下樓,或許空蕩蕩的樓梯間讓他更自在吧。

2015-02-22

【海神家族】閱讀心得:像遺傳,又像詛咒



作家陳玉蕙以半自傳的方式,將自己的家族史寫成「海神家族」一書,其背景包括了台灣近代所發生的戰亂,從霧社事件到國共內戰,從族群上來分,包括日本人、本省人及外省人的故事。我相信大部份的台灣讀者能在書中找到家中女性長輩的影子,特別是關於她們的愛恨情仇。

書中的綾子,一生愛過三位男人,以為愛情能解救自己的孤單,最終仍是一個人,獨自撫養兩個女兒。在艱困的生活條件下,神明成為綾子唯一的依靠,她準時燒香拜拜,同時填補內心的空虛。

靜子是綾子的女兒,出生時被一位算命師說是「歹命」,迷信的綾子便把靜子當成僕人,時常命令她做事,不聽話就毒打她。相對地,綾子總是偏袒另一個小女兒,把小女兒當成公主對待。靜子不知道什麼是愛,因為她的母親從來沒愛過她,一如她的母親從來沒被別人愛過。直到十六歲,靜子遇到一個外省男人,二馬。靜子像找到一條逃離原生家庭的繩索,緊抓二馬不放,最終,她是步入母親的後塵:被男人拋棄。像遺傳,又像詛咒。

靈魂被掏空後,為了好好存活,人們選擇相信神明。書中的海神就是媽祖,媽祖拿著一盞明燈指引那些迷失的人,給他們一個方向。前幾天在傅月庵的臉書上讀到:「有信仰的人,往往可以讓複雜的事化為簡單。」這句話用在這裡剛剛好,不管信什麼,我們都需要一個與複雜的「愛恨情仇」和解的方式。

【縫】閱讀心得:形同陌路的親子關係


《縫》是張耀升的第一本小說,他的文字讓我想起另一個作家:胡淑雯。兩人的文字都是簡單俐落的,但文字底下卻佈滿了不忍直視的傷口,尤其是關於家人間的界線,或裂縫。

透過「縫」,主角帶領讀者去認識被他父親禁錮在閣樓的奶奶。爬上衣櫃,奮力一跳,越過夾縫,他來到與世隔絕的閣樓,「夕陽紅通通地脹滿整個閣樓,曝曬在陽光下的奶奶,坐在飄舞的灰塵中,似乎沒有父親以為的那麼臭。」他知道奶奶並非父親口中的臭老人:「奶奶笑嘻嘻的摸著我的頭,像是選豬肉似的把我整個人拉高,要我轉圈給她看,說我長大了。」為何他的父親將通往家中閣樓的梯子抽掉呢?小小年紀的他疑惑著。

在現實社會中,形同陌路的親子關係並非少見。如何與最親密的人長期相處,確實是一大難題。有一句英文諺語說:「Familiarity breeds contempt」,越親密的人,越容易產生輕視。然而,輕視是無可避免的嗎?忽視是解決之道嗎?作者沒有特別說理,對於親子關係,我想還是「縫」這一個字吧!裂縫的縫,也可以是縫合的縫。

2015-02-15

【界線】閱讀心得:毫無卑下可言


大學時期,我讀到一篇短短的散文《界線》。出社會後,經常把它來出來讀,提醒自己飲水思源,並檢查自己是不是也長出了一張歧視他人的嘴臉。胡淑雯在散文中提到自己的父親是一個計程車司機,收入不多,但堅持把她送進貴族學校受更好的教育。到了貴族小學,全班嘲笑她的台灣國語,偏執地好奇她的家世背景。你家是做什麼的?她的同學一問再問。年紀小小的她,無法改變自己的背景,所以用廢話填滿下課時間,「在作文裡、畫紙上、言談中,我的父母彷彿不存在。他們不說話、不現身、不在場。繳完學費就撤退、離場。繳費,買入場券,把我送進另一邊,有司機與傭人的那邊⋯⋯尪仔標,再見。橡皮筋,再見。枝仔冰,再見。心酸的麥芽糖,再見。爸爸,再見。媽媽,再見。」

這裡是新世界,你們那裡是舊世界。不停畫線,為了不被新世界的人瞧不起,也為了躲避舊世界的人。慢慢地,作者從醜小鴨變成了天鵝,「就在虛榮滿滿的那一天,我爸心血來潮跑來接我,我臉色難看的像是作弊被抓。回家的路上,我爸看過了很久才冒出一句話:我的車子裝了冷氣,想讓你吹吹看的⋯⋯」讀到這裡,我的眼眶不禁泛紅;因為鄙視,所以前進,我能體會到作者所說的,「我覺得自己要掉下去了。那即將失足墜落的恐慌,既是關於肉體的,也彷彿是道德的」。多年後,作者把新舊世界之間的界線指認出來,並大聲說:「我爸低學歷、欠優雅、靠艱苦笨拙的方法、以零錢碎鈔養家這回事,毫無卑下可言。」對社會有深刻的體會後,這樣的告白充滿了感人的力量。這篇散文「界線」收錄在散文集「哀豔是童年」中,短短的,非常好讀,推薦給大家!